回顾他这一生的四个关键词 | 深切悼念彭一刚院士逝世

[复制链接]
查看1875 | 回复0 | 2022-10-23 2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彭一刚”这个名字,相信学习建筑的各位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我们学习建筑的领路人,带我们入门,带我们成长。

彭老于今早5时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这位一直在建筑界孜孜育人的建筑师终究还是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永存,也永远不会为我们所忘却,将继续引领我们在建筑的道路上继续向前。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彭一刚院士这一生为建筑教育做出的贡献吧!




01学 术 荣 誉 称 号国家一级科学院院士 & 天津大学建筑教授


彭一刚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著名建筑学专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1932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0年,彭一刚考入了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系(现西南交通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并入天津大学建筑系,1953年毕业后留在天津大学任教;从此,他始终潜心于建筑理论的研究和建筑创作的实践活动。

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学术称号。

因在建筑创作和理论研究及建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彭一刚先生曾先后获建筑界最高奖项——梁思成建筑奖和中国建筑教育奖。
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右上)漳浦西湖公园(左上)山东刘公岛甲午海战馆(下)
他设计的天津大学建筑系馆、山东刘公岛甲午海战馆、漳浦西湖公园、厦门杏林日东公园、建川抗日国军馆等项目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象和鲜明的建筑个性,屡获中国建筑学会、教育部、建设部颁发国家级奖项。2019年,彭一刚被授予建国七十周年勘察设计行业杰出人物称号。



02建 筑 类 启 蒙 学 术 作 品《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建筑空间组合论》
《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彭一刚先生的代表作,最早成书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彭一刚先生继《建筑绘图基本知识》后写成的,他回顾以往的教学,学生苦于得不到系统的建筑构图方面的知识,教师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辅导中讲清这些道理,加之构图原理又是抽象的,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就可能由于缺少共同语言而有所隔阂,所以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最终在《建筑绘图基本知识》之后,写出了《建筑空间组合论》一书。

书中节选

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建筑学学生的必看书籍之一,其囊括的知识非常基础且实用,许多高校的考研参考书籍参考基本上都有它的身影,内容从功能到形式,从古到今,从国内至国外建筑都有归纳及评论,尤其在最新版里面,彭老对国内外的知名建筑师设计作品的真知灼见让我记忆深刻,其真诚的文字着实让我佩服。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这本书作为园林学生必看之一,也是相当经典,彭老说:鉴于以往某些造园著述多着眼于用华丽的词句来描绘、赞扬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这些文章如果用来引导人们去欣赏古典园林,均不失为上乘佳作,但从借鉴的角度看,却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书中节选
所以,为克服这一偏颇,《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则立足于运用建筑构图及近代空间理论的某些基本观点对传统造园手法作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这样,将可为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的建筑师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btw,这两本书都将配图全部放在了全书的后半部分,并且不仅仅是配图,还有相关的插图解释。许多同学初看第一次的时候一般不知道后面有图,所以硬着头皮很难读下去,常常不知所云。后来结合插图来看效果还是蛮不错。

彭老这样安排的缘由应该是不想打断前面理论部分的系统性,当你阅读完成全书之后,若日后想要复习理论内容,阅读前面文字部分会更有连续性,也便于查阅。

*如作者在「第三版补缀」中写道:当今,是多元化的时代,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着一种被普遍认同的设计手法。再说一句缀了一章,再缀下去岂不成了串糖葫芦,这样的书还有什么严谨的结构可言!
彭老充满魅力的语言,大家自己去体会吧。


03手 绘 及 建 筑 表 现日 常 的 坚 持 与 热 爱
大量的手绘以及钢笔表达,彭老以及将徒手表现运用到了极致,他的建筑效果丝毫不输于现在我们常用的渲染器出图,令人敬佩。

建筑手绘表达—1

建筑手绘表达—2


建筑手绘表达—3


▌手绘人像—4彭老为自己的最强吃冰激凌天团绘制头像~


04  师 徒 传 崔恺、周恺、李兴钢之师
彭一刚与他的学生们

他常对学生讲:没有激情的建筑师,不可能有喷薄欲发的创作欲望和追求新知的动力。作为一名杰出的建造师不仅要有激情,还要不断地学习、总结前人的经验,积累、储存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构图基本功和娴熟的创作技巧。

于是,在他的教育培养下,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大师,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崔恺、周恺、李兴钢。

崔恺(左)周恺(中)李兴钢(右)

他认为,建筑和其它艺术创作一样同属于创造性劳动,要善于突破原有模式的束缚,勇于创新和发展。他主张建筑创作要有激情、才思、技巧,这三者是构成其建筑创作的三要素。
而从弟子三人的建筑理念中不难看出他们受到彭老的传承,务实以及对设计的克制,尊重建筑的本土化以及文脉传承。



天大新校区主楼(崔恺,左)天津历史博物馆新馆(周恺,中)绩溪博物馆(李兴钢,右)彭老

斯人已逝,深切怀念。我相信,大师的精神永远留存于书本的字里行间以及一个个建筑之中。





手绘图片、书籍PDF合集
获取方式
后台私信:彭先生千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